從聖經「約伯傳」體會合一靈修祈禱

2024-09-18   甘泉   阅读量:88 支持TA

  

約伯回答上主說:我知道你事事都能,你所有的計劃,沒有不實現的。是我以無智的話,使你的計劃模糊不明;是我說了無知的話,說了那些超越我智力的話。請你聽我發言;我求你指教我。以前我只聽見了有關你的事,現今我親眼見了你。(約伯記 42:1-5) 

 

近來時常與弟兄姊妹参与合一灵修默观操练,透過合一祈禱,回到真實的我,進而遇到生命的源頭—天主,體驗在愛中與主合一。在操练中總會默觀到祈禱者生命正處在悲傷痛苦的心境之中,似乎有一種痛苦比單純忍受的痛苦更讓人難受,因為不知道為什麼會承受這樣的痛苦?也不知道這樣的痛苦的意義在那裡?無怪乎大德蘭會感嘆說: 「難怪天主的好朋友這麼少數。的確在痛苦中的人們有理由懷疑: 「天主在嗎?」「祂真的是慈愛的天主嗎? 」 「祂把我們當好朋友看嗎? 」這使我想到聖經中的約伯,也有同樣與天主處在不斷質問或拉扯的互動關係中,因此希望透過合一祈禱的一場洗煉、一次更新、一番頓悟,可以開啟超越痛苦悲傷的的靈性生命成長之旅。

 

經歷悲傷的五個階段

 

我們可能有過失戀、親人去世、車禍、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或染上愛滋等經歷了災難性及重大傷痛那樣的事件,一開始我們可能對於這樣的結果無法接受、歇斯底里、哀傷欲絕,可是經過了一段複雜的心理變化,可能會經悲傷的不同階段,了解Kubler-Ross 的悲傷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分別是:

 

1.否認(Denial「少開玩笑了,這不是真的」「老天爺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吧?」「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是搞錯什麼了」

 

2. 憤怒(Anger):「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啊?老天爺這太不公平了吧?」、「為什麼你不伸手幫助他!!都是你害的」。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拜託讓我活到孩子結婚成家好嗎?」「你如果當初少抽點菸就不會這樣了啊…」、「只要他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4. 沮喪(Depression):「反正也活不到幾年了,乾脆現在了結吧!」「他真的離我而去了,沒有他我也不想活了…」「哎呀我還管這些幹嘛,反正就要死了…」。

 

5. 接受(Acceptance):「既然事情都這樣發生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會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好吧,既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會繼續幫你走完剩下的路…」。

 

「悲傷的五個階段」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可能只經歷了其中幾個階段;有些人可能一直困在「沮喪」,甚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永遠無法達到「接受」事實的階段。

 

合一祈禱與天主的對話

 

在合一祈禱中,祈禱者在走過生命的坎坷與艱難時,也常常經歷悲傷不階段的心路歷程,包括表達否認、不滿、憤怒,甚至討價還價,特別是在哀傷及痛苦之中,心中難免有怨、有恨,對天主充滿疑惑,也可能對天主失去信心,甚至向天主發出內在的呼喊與質問:「天主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們?」「至少向我說出個理由!」「神啊,你是來整我們的嗎?」「天主你到底死到那裡去了?」等等。我們渴望尋求天主的意旨及答案,希望得到天主的答覆,因此在過程中會和天主有許多的對話與互動。

 

經歷痛苦合一祈禱者和天主的互動,也像是聖經中天主與約伯的關係,在祈禱中不斷向天主責問和尋求答案,為什麼是我?為何會有痛苦? 痛苦的意義?天主你怎麼看我所承受的一切?其間有驚懼,有疑惑,有不滿,有生氣等等的情緒在其中,而且持續向天主不停的「表達」,這一切都包含在合一祈祷中的「反省」,「辨別」,「覺察」,當然有可能在最後「承認」「接納」,而後可能有更積極正向的「行動」。

 

從錯誤認知中轉化而參悟

 

很多時候我們陷溺在泥沼中,無法自拔,於是在認知中形成了心中偏差的想法,例如在約伯傳中的友人認為一切痛苦都是天主的懲罰,約伯卻認為天主要義人受苦是不公允等等。這一切好像是合一祈禱中的: 「我以為……」「我本認為……」,在約伯傳中天主沒有回覆約伯的提問,因他們對天主的描述並不恰當。

 

其後,上主不斷問約伯:「你知道……」「你豈能……」(約38:5-41:26) 來啓示他; 天主以宇宙一切井然有序、天主的奇妙化工回應約伯的七個詛咒(約3:3-10),帶他走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模式,並引領他走進更廣濶的視野。而進入「其實是………」「原來是……」。約伯終於恍然大悟,明白天主才是一切宇宙的主宰:「我知道你事事都能,你所有的計劃,沒有不實現的」(約42:2)。

 

我們總是無法在情緒高漲中,得到有效的理性思考,以致很難改變錯誤的認知與信念。唯有在抒發心中的負面情緒經過內在不斷覺察,承認,接納與表達情緒,才使情緒平復,進而才有可能使理性認知功能呈現。具體而言,「轉化」就是探索情緒背後的「不健康思想」,進而改變思想(轉念);探索情緒背後的「未滿足需求」,設法滿足或超越(放下)它;探索情緒背後的「心理創傷」,進而療癒它。

 

在明白真理中親眼看見天主

 

在合一祈禱中,或向主反覆聚焦表達內在負面情緒,或向主表達內心的困惑與退縮,當淚水滑落的當下,可能主帶領祈禱者進入過去的情感記憶中,再次體會當時深刻的感受時,心裡逐漸有一股理解與包容悠然而生,在全然的交託中,領受真理通往內心真正的自由。

 

祈禱者透過祈禱,在默觀的視角中,看到耶穌默默的陪伴祈禱者,經歷人生的高低起伏,因著主的帶領,祈禱者內在與主同行的平安與釋放油然而生,重新感受主的慈愛,驅散心中陰面的情緒,回首一望生命的歷程,原來主一直都在,那份確信與感恩,讓自己深刻領受到,主不離不棄的承諾與永恆不變的愛,是我們面對人生挫折與死蔭幽谷中,最重要的支撐與力量。

 

當一個人面對自我並接納恩典時,也就是認出了生命的真理與本質,如同約伯在與自己和好及與神和好中,感受到被接納、被了解、被寬恕的生命釋放。這時一方碧湖清澗往往自內心深處呈現,清晰地映照出生命的本質與真誠,無需應付、無需遮掩,生命回歸於天清地寧的平安與喜樂之中。 難怪約伯最後在生命的領悟及通透之後會說出那句經典的話: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約42:5)。

撫平了傷痛後的「選擇」及「行動」

 

祈禱者也在天主的帶領及啟示中,整理並修通了心中錯認的困惑及認知,最後在「承認」自己的錯誤與「接納」自己的有限中,尊主為大。當心靈透過完全的寬恕與真誠的接納,撫平了傷痛,得到釋放與頓悟之後,也就能夠把握時機立即行動,也就是帶出了合一祈禱中的「選擇」及「行動」。

 

我們的福傳能量出不來,我們的生命拓展停滯不前,實因我們沒有先將生命中的破口修補縫合。因此把我們的受傷與破口帶到主耶穌面前,靠耶穌的慈愛與大能將生命中的破口縫合,以承接生命的恩典。那種帶著愛的改變與神奇的更新,不是從人而來的,而是直接從上天而來的。是天主帶來治癒,使人與主相遇之後因此碰觸到生命中真正的愛。愛就是那種經過痛苦,通過眼淚的洗淨,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此刻重生更新的心已經成為一個成長與鍛練後的純真性靈,可以無所畏懼的為主見證、為主福傳,彰顯祂的無限慈愛與大能。

 

天主主動的帶領,遠遠超過人心所想的!或許祈禱者一開始沒有祈禱動力,然而在逐步交託和相信中,向主真誠開放的表達,接著帶來了令人驚喜和感動的轉化—看見並接納自己的有限;更領受天主創造自己的獨特性;更有力量和主一起在生活中活出自己的獨特性!

 

結語:參透為何,迎接任何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二戰時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他舉世知名的著作「活出意義來Men’s Searching for Meaning」中提到如何能走過極端艱難,甚至能以“艱難”當餅,“困苦”當水,讓災難性的經歷,成為自己生命被淬練的機遇,「參透為何?便能迎接任何!」這句話可以說是法蘭克的學術名言與他的一生的寫照。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就能承受任何煎熬。「參透為何」,就是瞭解人生的目的,人活著的意義。換個宗教界的說法,那就是明白天主所託付的使命,或者說:領悟我們出生之前,那位「大師」所交付的人生功課。「迎接任何」是指:當我們參透為何之後,我們就能克服人生的諸種限制、苦難、挫折、磨練,過著滿懷希望的每一天。以下是我們從合一祈禱所學習的參透,以能迎接任何:

 

     

  1. 祈禱者雖有許多的不明白,但仍願將一切交託在天主的手中,進而在反省、分辨中以天主的眼光和智慧去看事物,並跨出與主偕行的選擇及行動的步伐。

  2. 我們只要願意祈禱,在祈禱中,天主自會帶領與引發。在飽滿的陰面被主碰觸,必能生出力量與平安!且超過人的預想與計畫。

  3. 天主會在祂的計劃內容許義人受苦,我們必須保持對祂的信德。約伯的豐厚賞賜不是因為他忍受了痛苦,而是他在苦難中雖有困惑但仍然信靠上主,因為主是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上主天主

  4. 遇到最艱難的時刻,透過合一祈禱中的前四步覺察、承認、接納和表達,去接受及相信,祂必會在痛苦中結出好的果實,恩賜屬天的祝福。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天主教邯郸教区”、“本站讯”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教区或本网站)”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教区、堂区或个人投稿,版权虽属本网,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